缠论初探 缠论是什么?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?哲学基础是什么?要点是什么?以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吗?是不是有什么数学内涵?与之相关的理论,...

缠论初探 缠论是什么?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?哲学基础是什么?要点是什么?以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吗?是不是有什么数学内涵?与之相关的理论,...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strongwind6,(https://xueqiu.com/9093972202/339270494)

缠论是什么?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?哲学基础是什么?要点是什么?以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吗?是不是有什么数学内涵?与之相关的理论,比如波浪理论有哪些?与之相关的技术指标有哪些?

缠论(缠中说禅技术分析理论)是由网络名人“缠中说禅”于2006年通过博客系列文章提出的一种证券市场投资理论,适用于股票、期货、外汇等波动性市场。以下从核心思想、哲学基础、要点、几何图形分类、数学内涵、相关理论及技术指标等方面详细解答。

1. 缠论是什么?

缠论是由“缠中说禅”基于市场走势的观察,结合数学逻辑和哲学思想,构建的一套技术分析体系。它通过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分解与分类,分析趋势、盘整及买卖点,帮助投资者制定交易策略。缠论强调客观性、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,试图以数学化的方式描述市场行为。

2. 核心思想

缠论的核心思想是**“走势终完美”**,即任何级别的市场走势都可以分解为上涨、下跌和盘整三种基本形态,且每种形态必然会结束并转化为其他形态之一。这种分解基于完全分类的理念,强调市场的客观规律性,而不是主观预测。缠论通过分析走势的结构(分型、笔、线段、中枢等),识别买卖点,提供操作依据。

完全分类:缠论将市场走势分解为明确的结构单元(如分型、笔、线段、中枢),通过这些单元的组合和递归,覆盖所有可能的走势形态,避免主观臆断。

级别与自同构性:走势在不同时间周期(如1分钟、5分钟、日线等)具有相似性,称为自同构性。不同级别的走势通过递归关系连接,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。

不预测,分类应对

:缠论不预测具体点位,而是对当下走势进行分类,推演出可能的后续走势并制定应对策略。

3. 哲学基础

缠论的哲学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(如《易经》的阴阳变化、道家思想)和西方自然科学的逻辑思维,强调市场的动态平衡和规律性:

中国哲学影响:缠论受《易经》启发,将市场走势视为阴阳交替的动态过程,上涨与下跌、趋势与盘整互为转化,体现“物极必反”的规律。

西方科学思维:缠论以数学和逻辑为基础,追求类似几何学般的严密性,试图以客观、确定性的规则描述市场的不确定性。

辩证法

:缠论强调走势的相对性和层次性,通过多级别分析(区间套)揭示市场运行的内在逻辑,类似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统一。

4. 要点

缠论的要点包括以下核心概念和操作原则:

走势类型

:所有走势分为上涨、下跌、盘整三种,任何走势最终会结束并转化为其他类型。

分型、笔、线段、中枢:

分型:K线形态的最小单位,分为顶分型和底分型,用于确定价格转折点。

笔:由分型连接而成,是走势的基本单元,要求K线间有明确的趋势方向。

线段:由多根笔组成,代表更大级别的走势单元。

中枢

:由至少三段次级别走势重叠形成,代表价格震荡的区域,是趋势与盘整的分界点。

买卖点:

第一类买卖点:趋势背驰后的转折点(如顶背驰卖、底背驰买)。

第二类买卖点:中枢震荡后的突破点。

第三类买卖点

:中枢离开后回抽确认的点。

级别:走势按时间周期(如1分钟、5分钟、日线等)分为不同级别,高级别走势由低级别走势递归构成。

区间套

:通过在不同级别图表上分析走势,精确定位买卖点。

背驰

:价格与力度(通过成交量或技术指标如MACD)不一致时,预示趋势可能反转。

操作原则

:根据级别选择适合的交易周期,严格按买卖点操作,结合止损管理风险。

5. 以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吗?

是的,缠论以几何图形为基础进行走势分类。它通过K线组合构成分型、笔、线段和中枢等几何结构,将复杂的走势分解为标准化的图形单元:

分型:顶分型(高点K线两侧K线高点低于其高点)和底分型(低点K线两侧K线低点高于其低点)是基础几何形态。

笔:连接顶分型和底分型的线条,形成趋势的基本单元。

线段:由多根笔组成,形似折线图,代表更大级别的趋势或震荡。

中枢:三段次级别走势重叠形成的矩形区域,类似支撑阻力区。

走势类型:上涨(多段向上线段)、下跌(多段向下线段)、盘整(单一中枢震荡)通过几何图形清晰表达。

这些几何图形通过递归和级别嵌套,形成自同构的结构体系,便于分析和操作。

6. 数学内涵

缠论具有深刻的数学内涵,体现在以下方面:

递归与分形:缠论将市场走势视为分形结构,低级别走势递归构成高级别走势,类似数学中的分形几何。

唯一分解性

:缠论通过分型、笔、线段、中枢等定义,构建类似自然数唯一分解的体系,确保走势分解的唯一性和客观性。例如,缠论强调在同一规则下,不同分析者对走势的划分应一致。

逻辑严密性

:缠论的推导过程类似几何学,基于定义和定理层层递进,确保理论的严密性。缠师称其理论为“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”,强调其逻辑性堪比牛顿物理学。

概率与分类:缠论不追求绝对预测,而是通过分类穷尽所有可能走势,类似概率论中的全概率公式,确保操作覆盖所有场景。

7. 相关理论:波浪理论

缠论与波浪理论(艾略特波浪理论)有相似之处,但也有显著区别。波浪理论是缠论的重要参考之一,以下是两者的关系与对比:

相似点:

走势分解

:波浪理论将市场走势分为五浪驱动(1、3、5为推动浪,2、4为调整浪)和三浪调整(A、B、C),类似缠论的趋势(多中枢)和盘整(单 PR: 1⁊

级别概念

:两者都强调不同时间周期的走势嵌套,波浪理论的大波浪包含小波浪,缠论的高级别走势由低级别构成。

中枢与调整浪

:缠论的中枢(三段次级别走势重叠)类似于波浪理论的调整浪(价格震荡区域)。两者都强调趋势与震荡的交替。

非重叠规则

:波浪理论规定1浪与4浪不重叠,缠论要求趋势中两个中枢不重叠,体现了相似的逻辑。

区别:

分类方式

:波浪理论严格规定五浪驱动和三浪调整的结构,划分较为固定;缠论通过中枢和买卖点进行动态分类,更加灵活。

预测性

:波浪理论常用于预测价格目标(如斐波那契比率),而缠论避免预测,强调当下的分类和应对。

灵活性

:缠论的划分基于客观K线数据,同一走势的划分在理论上唯一;波浪理论因主观性较强,常有“千人千浪”之说。

数学基础

:缠论更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,波浪理论则较多依赖经验总结和斐波那契比例。

其他相关理论:

道氏理论

:强调趋势的持续性和反转,缠论继承其趋势概念但更精细化。

江恩理论

:注重时间、价格和几何角度,缠论未直接引入其时间周期分析,但吸收了其数学化思路。

8. 相关技术指标

缠论本身不依赖传统技术指标,但可结合以下指标辅助分析:

MACD

:用于判断背驰,MACD柱状图面积的变化可反映价格与力度的背离。

均线

:辅助确认趋势方向或中枢区间,缠论常结合5日、10日均线分析短期走势。

成交量:背驰分析中,成交量的变化是判断力度的重要依据。

其他

:缠论不排斥其他指标(如RSI、KDJ),但强调以走势结构为主,指标为辅,需从分类角度理解,而非机械跟随信号。

总结

缠论是一套以“走势终完美”为核心,融合中国哲学与数学逻辑的技术分析体系,通过分型、笔、线段、中枢等几何图形进行走势分类,强调客观性和级别递归,具有类似几何学的数学内涵。与波浪理论等相比,缠论更灵活、严密,注重当下的分类而非预测。相关技术指标如MACD、均线、成交量可辅助分析,但需融入缠论的分类框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