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游降魔篇:一点点,就差一点点……

西游降魔篇:一点点,就差一点点……

不论什么时候看,

《西游降魔篇》绝对堪称经典。

但我们是否只是看到了

嬉笑怒骂、搞怪好笑,

电影中蕴藏的人生智慧,

您看到了吗?

为何拥有充裕物质资源

和良好生活环境的人们

依然过得不幸福?

拥有孩子般纯净纯善眼光的人

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有何不同?

世间安得双全法,

不负如来不负卿。

段小姐为何会爱上陈玄奘?

作为修行人你对世间的

男女之爱怎么看?

何谓小爱,何谓真正的大爱?

猪刚鬣代表人们

心目中的什么能量?

对容颜、男女之情有着

强烈执着的他

为何反过来讨厌世间

爱慕虚荣肤浅的“狗男女”?

打破石像象征着什么含义?

玄奘什么情况下才见到的真佛?

众生真正的苦因是什么?

让我们一起走进《西游降魔篇》

看看唐三藏,哦不,

是未剃度的大乘佛门弟子

陈玄奘究竟降的是什么魔吧……

小镇村民为什么惨遭杀害?

故事开始于一个山明水秀、景色宜人的小渔村。人们有着充裕的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生活环境,但为什么人们却没有过着幸福的生活呢?

小女孩“长生”在无知无明的状态中,欢快地看着父亲被河妖害死,并说着:“傻瓜、傻瓜,”亲眼看着悲剧的发生而不自知。

面对河妖带来的死亡威胁,村民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。无明的村民找来了伪善贪财的道士,所谓的“大师”抓住了一只无辜的大鱼充当了祸乱村庄的妖怪,让全村人以为安全了,放下了防备,却将村民置于更大的危险之中。

陈玄奘,一个手无缚鸡之力、落魄至及、叫嚣着用几首儿歌就敢降妖除魔的“傻子、笑话”。陈玄奘到底傻不傻?

他真的傻吗?真傻。傻到在人人都觉得妖是邪恶至极,要赶尽杀绝的时候,却认为“妖本善良”,想要用儿歌的真善美度化;傻到人人都在为自己谋私利的时候,站出来不求回报,只为人们幸福。

他是真傻吗?不傻。是我们成为“大人”太久了,我们忘了用孩童般纯净纯善的眼光来看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我们忘了真心为他人付出,让他人获得幸福,是一种怎样的快乐?

陈玄奘就是以孩童般的纯净纯善眼光来看世间的一切,对生命真相带有一念觉知,坚决站出来澄清:大鱼不是真正的妖怪,可是他又说不清真正的妖怪在哪里……

“乡人之善者少,不善者多。善人在俗,亦难自立。”虽说出真相,却触犯了道士的利益,刺痛了村民渴求安宁的心。结果,反而成了众矢之的……

“长生”一家的不幸揭示了社会的什么伤痛?

当人们在水中畅游,载歌载舞时,危险悄悄临近,最终很多村民枉死,在一个悲剧上酿成了一个更大的悲剧。

其次,电影着重渲染小女孩“长生”的命运,先是“无知”地笑看父亲死在眼前,再是奔向母亲的怀抱中,虽人们多次尝试营救,一波三折,还是被河妖吃掉,母亲也因悲痛找河妖报仇,葬身妖腹。

“长生”一家的不幸,其实是整个村庄乃至整个社会不幸的缩影。人们希望获得幸福的生活,取名“长生”也寓于了人们这一美好的希望,但血淋淋的现实打破了这一自我营造的幻想。

一开始,在和父亲互动中,连天真的小女孩都流露出“如果大龙虾捉我的话,我就吃了它”冤冤相报的思维。

其次,道士为利和村民盲目无知地就要施害陈玄奘,内心充满了恶意。最后,从陈玄奘师父揭示的来龙去脉中,让我们明白,是由于村民无知,相互冤枉施害,自私自利导致的不幸福。

世间万物的不幸,都是由恶心外显而成的结果,一切唯心所造。

从 《儿歌三百首》到

《大日如来真经》的修炼之旅

陈玄奘用驱魔宝典《儿歌三百首》来降伏河妖的片段,一定让你开怀大笑了吧,反正我是笑得停不下来。

陈玄奘用其师父所传授的理念驱魔,相信儿歌所代表的真善美能感化一切,这是“道法”应用,但玄奘仅仅停留在“道法”理论,还不懂实践。

而且玄奘虽然有一念觉知,但是还太弱小,被自己所障,没有真实的智慧,他终归还是发挥不了真实的力量,降伏不了河妖。

段小姐只懂实践不知理念,用法术武器快速地暴力降妖,这是“术”的应用。

以道驭术,以术驱道,缺一不可。虽然在降妖过程中,段小姐看上去更厉害,她的手段更有效更直接,但是缺少了以玄奘为代表的道法指导,是不根本的。而玄奘虽然抓住了根本“道法”,但没有术器来彰显道的力量,这也行不通。

玄奘和段小姐的方法都不圆满,他们本应相伴相生,如烦恼与菩提,本就是不二的。

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迅速相爱的原因,且段小姐一路对玄奘不离不弃……

而玄奘面对段小姐的爱意,落荒而逃。之后,师父问玄奘:你对男女之间的爱怎么看?

玄奘回答:男女之间的是小爱,我是为世间大爱而修行的。

师父点破玄奘的问题所在:

师父:你想吃鹅腿吗?

玄奘:不想……师父,你这样不好,这样是有违清规的。

师父:我心中没有鹅腿,吃了也无妨;你心里想吃,嘴上却说不吃,就差那么一点点。

带着要对这“一点点”的领悟参透,玄奘上路了,去寻找那所谓的“大爱”……

之后在小树林中,玄奘明确表示了对段小姐的爱意。但玄奘还是逃避了对段小姐的爱,与其大吵一架,段小姐也伤心而去。

玄奘最终还是一个人走向了降魔的道路,去继续领悟那“一点点”……

猪刚鬣是强烈欲望的代表,对容颜,男女之情等有强烈的执着。

贪爱男女之情,就产生控制、执着;求不得妻子的爱,还被妻子伙同相貌俊美的奸夫用九齿钉耙打死,便产生极大的怨恨。因此猪妖就想杀死世间一切爱慕虚荣,肤浅的“狗男女。”

欲望可以蒙蔽人的双眼,将烤人看成烤猪,将凶器看成烛台,看不清幻化的各种假象,最终惨死。

玄奘还是可以看清猪妖狡猾的套路:高朋满座为满地尸骨。但玄奘依然没有力量降妖。

段小姐来救玄奘了,段小姐的无定飞环武器代表人身上的什么力量?为什么那么厉害的她降服不了猪妖呢?

段小姐是经历过世间磨砺的,武器无定飞环代表她的相续正念,可以快速且有力地破除一切幻象。不过,段小姐被陈玄奘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打动,喜欢上玄奘,产生了男女之情。

但也正因段小姐未断男女之情欲,未断其情,被情所困,才不能彻底降伏猪妖,不能降服段小姐心中猪妖代表的执着。

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”

我们的心及其所创化的一切人事物并没有善恶、美丑、对错之分别,而是一种“如是存在”的状态。

是后天的自我意识(大脑)有了妄想、分别和执着,进而心生贪爱,产生各种欲望、能量,而孙悟空代表的就是大脑自我意识。

猪妖代表的欲望,是一种自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遇到迫害,就施加恶意报复与残害的能量。

但欲望所蕴含的能量本身并没有好坏和善恶之分,只是能量受意识驱动,善念驱动能量做好事,恶念驱动能量做坏事。

所以影片中,段小姐模仿猪妖的妻子跳舞,猪妖被欲望所牵引过来。

代表欲望能量的猪妖,在孙悟空所代表的强大的自我意识面前不堪一击,孙悟空喊了一声,猪妖就被降伏了。

“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,只为妄念相缠耳。”

妄念真心本为一体,但孙悟空却迷失在妄心中,傲慢自大、不可一世,乃至后来被如来镇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,不得不承受失去自由的痛苦。

从五指山出来的孙悟空,犹如脱缰的野马,虽然有强大的力量,却总想毁天灭地,见佛杀佛。

烦恼即菩提,借假修真,孙悟空却也是帮助玄奘见到本心所不可少的力量。

孙悟空为让玄奘放下他所谓的佛,硬生生地一把一把扒光玄奘的头发,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与考验,却也彰显了玄奘内心坚定的信仰力量,帮助他放下内心的执着。

段小姐为保护玄奘,被孙悟空杀死,让玄奘看清了对段小姐的心意。也有了下面的对话:

段小姐:还不承认你爱我。

玄奘:我爱你,好爱,我没有一天不想你。

段小姐:爱我多久?

玄奘:一千年,一万年……

段小姐:一万年太久了,爱我……现在。

玄奘终于明白爱在当下,不在过去,未来。

那一点点就在于是否直面本心;在任何境遇中,是否保持觉知;在全然允许、全然体验中,是否可以选择爱与平安。

影片中打破石佛象征着什么?

孙悟空本意是想打碎石佛,让玄奘无佛可依,却让玄奘放下最后一念无明,放下对佛的执着——心中自认为外在的佛,见到永远与他同在的佛。

最终明白佛就是他,他就是佛,终于见到真佛。

玄奘终于完成了从《儿歌三百首》到《大日如来真经》的升级之旅:

有过痛苦,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;有过执着,才能够放下执着;有过牵挂,才了无牵挂。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之内,众生之爱皆是爱,没有大小之分。

电影中,玄奘有所悟后,通过打坐,一个杂念不起,从而见到了佛;在寻找孙悟空时,也是通过打坐向心内求,从而见到了关押悟空所在的佛像石山。

这两个细节揭示了,“欲降伏其心,先降伏其腿。”每天坚持静坐,通过打坐养静,静生定,定生慧,是一个修行人的基本功。你静坐了吗?

故事真的结束了吗?

电影中、河妖、猪妖、孙悟空,看似已被降伏,实则是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没有办法,而走上另一条路。

就像我们今天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人,原来开大公司,坐豪车……不可一世,却被现实狠狠打击,而回过头来老老实实地学圣贤文化,你能说他开悟了吗?

我们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被痛苦逼得没有办法,才明白外面“无路可走”,最终转而向内求,学习圣贤文化,你能说他已经解脱了吗?

众生皆苦的真正苦因是苦于不明理。村民、河妖、猪妖、孙悟空等一切众生,由于对生命真相没有觉知,而在经历世间磨难时,由人入魔,转向更痛苦的深渊。

而看似弱小的玄奘带着对生命真相的一念觉知,在历经磨难后,终于明心见性。所以电影结束时,玄奘领悟他的使命:去天竺求取真经。

西天取经,究竟取的是什么经?让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,而是取经的那条路。

降伏三妖的过程,就是不断降伏玄奘自身心性的过程,使其明心见性。而明心见性不代表全部放弃,带着一路降伏的河妖、猪妖、孙悟空——分别代表“身体、欲望、大脑的智慧”,玄奘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之旅开始踏上征程。

玄奘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,其实演绎的是我们每个人如何和自己的身体、欲望、大脑相处达到和谐的故事。

看电影的你已经踏上“取经之路”了吗?从《儿歌三百首》到《大日如来真经》的升级之旅你又到了哪一步呢?

借由这部电影,祝所有人都能取到属于自己的真经……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