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电影时长都控制在120分钟以内,像国产电影90分钟就结束了,除了有制片成本、影院排片等商业考量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憋尿生理极限也就2个小时,超过这个阈值,观众就该跑厕所了,严重影响观影体验,所以好的电影才有“全程无尿点”的说法。
印度电影独辟蹊径,时长达到3个多小时,分成上下半场,中间有15分钟中场休息时间,和足球篮球比赛差不多。讲真,看印度电影真累,让人有点儿懈怠。
为什么印度要摒弃世界通用的90分钟制原则,搞出三个多小时电影来呢?其中原因说出来有点搞笑。
首先,印度纬度较低,属热带季风气候,全年大多时间天气闷热,体感极差,而普通百姓又安装不起空调、用不起电。这种情况下,有空调的电影院就成为印度百姓消磨时光好去处。试想,在炎热夏天,花个几十卢比,在大屏幕前舒舒服服吹上一下午冷气,还能顺带看看电影,岂不妙哉?
电影院一般也会在门口用大字标上“冷气开放”的字样,招揽顾客。所以,在印度电影时间太短,顾客根本就不买账,时间越长越受欢迎,制片方为了迎合观众,电影自然就越来越长了。
展开全文
其次,和印度国民性也有一定关系,爱占小便宜。我花了钱、买了票进电影院,90分钟就给我打发了?那我肯定不干!电影质量好不好先不管,但是量必须够,时间一定要长。中国有句俗话叫“宁吃仙桃一个,不吃烂桃一筐”,而他们正好相反。是不是仙桃的,必须有一筐。实际上,印度电影票真心不贵,普通百姓都看的起,但越是这样,电影似乎拍的越要长。
电影时间长了,剧情不够紧凑怎么办?剧情不够,歌舞来凑。我们看到印度电影中会夹杂了大量无关剧情的歌舞,引进中国一般都是删减版的。如果没有删减,我想90%人会直接放弃观看。这次听说阿米尔汗的《印度暴徒》保留了一部分歌舞,说是为了符合贺岁档欢乐喜庆的气氛。
增加歌舞,除了凑时间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文盲太多,将近3亿人不识字。电影里加上歌舞,也不用去思考剧情,有歌有舞有美女看多好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